栗子節
11月11日除了是「光棍節」和網上特價日外,其實11月11日對葡萄牙來說還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呢!就是「栗子節」了。
栗子節的由來
話說在公元316年,瑪爾定生於匈牙利的一個軍官家庭。儘管家人信仰古羅馬宗教,年幼的瑪爾定卻時常出入教堂,對基督教「心生嚮往」。為了使他遠離宗教,他的軍官父親要求15歲的他入伍,並隨軍前往高盧(今天的法國)。對此,瑪爾定亦只好從命。
時光飛逝,在6年後一個寒冷的冬天、冷清的高盧街道上,青年時代的瑪爾定遇見了一位衣衫破爛的乞丐;他頓時心生憐憫,長劍一揮,便把自己身上的貴族禮袍一分為二,並在將其中一半分給對方後繼續前行。前行了一會兒,他竟遇見了新一個同樣衣不蔽體的乞丐!然而,慷慨的他毫不猶豫,立即向對方贈送剩下的另一半禮袍。
相傳就在這一剎那,烏雲消散,萬里放晴;而這種難得的好天氣,居然還持續了三天!當晚,瑪爾定甚至夢見了基督教的耶穌:耶穌身穿那件禮袍,在一眾天使的環繞之下,高聲讚揚:「瑪爾定,尚未入教的慕道友,為我披上了衣服!」天亮後,瑪爾定自覺受到「感召」,便決意離開軍隊。翌年,他正式入教並成為隱修士,更於晚年擔任了20多年主教。
「割袍贈丐」的善行、以及擔任主教期間對苦修生活的格外堅持,最終令聖瑪爾定譽滿歐洲,名揚後世。而為了紀念這位傳奇的宗教人物,歐洲人紛紛透過舉行不同的節日活動,來記住11月11日這一天:其中,葡國人眼見這一天正值栗子收成的時段,便逐漸約定了在紀念日品嚐栗子、淺酌淡餐酒等習俗;他們對栗子節的投入感,實在比得上華人對中秋節的重視程度。
然而事實上,栗子可並不只在這一天得到垂青呢:整個冬天,栗子在葡國可謂備受萬千寵愛;大街小巷一個個售賣炒栗子的流動檔口和外圍的饕客,就是最好的證明。為了接觸更多箇中的細節,我們隨機採訪了一位在市中心地帶營業的Nélson先生,準備一窺他的經營之道。
根據Nélson先生的介紹,他和行家都會在每年10月至翌年3月,分散在葡國的街頭做炒栗子生意,因為這正好是栗子的產季;而過了產季之後,他就會改賣草莓或櫻桃。此外,他還透露自己從鄰近城市Loures的一個大型新鮮市集進貨,以保證貨源的新鮮度。看著他用嫻熟的手勢控制火喉、翻炒栗子、劃破栗子皮、裝入紙袋,我們隱約感覺到,他和栗子之間有著一段不簡單的故事。
果然,隨著Nélson先生放下手中工作、開始細述往事,我們聽到了這位平凡檔主「不太平凡」的人生:早在40多年前(也就是1974年,葡國425民主革命前後的年代),他便一邊跟妹妹在大街上賣栗子,一邊攻讀大學建築系;學成之後的40年間,檔口一直由妹妹全權經營,他自己則隻身遠赴他鄉,到剛脫離葡國殖民管治的安哥拉、莫桑比克等葡語國家闖蕩,直至去年才退休回葡,重溫少年時期售賣栗子的「簡單」日子。聽著老闆之後分享周遊列國期間的見聞和感悟,我們深受觸動:他的「國際視野」,可是遠遠超出大多數人對炒栗子檔主的刻板印象呢。
現在在澳門怎樣慶祝栗子節?
每當11月11日澳門所有中葡小學的學生都會聚在一起辦「栗子節嘉年華」,「栗子節嘉年華」有什麼東西玩?包括有跳葡萄牙傳統土風舞、一起唱葡萄牙歌一起吃栗子,還會有遊戲和一些中葡美食,場面十分熱鬧。
留言